最近影视圈都在聊“AI缩短创作链路”,但真正用过才知道,有些工具是噱头,有些是真能让普通人创造无限的。
这几天被朋友安利了个超有意思的AI工具——商汤刚出的Seko,说能凭一句话生成完整短片。作为常年被视频创作折磨的传媒人,我抱着“打假”的心态试了试,结果…有点被惊艳到。
先说说最让我上头的使用感:像在跟真人团队聊天
打开Seko的瞬间,界面比我用过的Runway、Pika清爽太多,没有一堆看不懂的参数按钮,就两个选项和一个输入框,写着 “今天有什么新想法?”

我随手敲了个脑洞 “2077年悬浮都市,人类和机器人组队打外星生物,最后机器人为了保护人类牺牲了”。点生成的那一刻,其实没抱太大期待,毕竟之前用某工具生成“未来城市“,出来的画面像《我的世界》。
但30秒后,屏幕上弹出的东西让我坐直了:不光有分镜脚本,连“机器人传感器闪红光”这种细节都想到了,还有角色设计图——特种兵脸上的疤痕、外星生物带电流的触须,甚至连未来城市里坠落的悬浮车都画出来了。最绝的是配乐,自动搭了史诗感的管弦乐,机器人牺牲那段还悄悄加了钢琴音,当时我就想:“这AI比我懂人性啊”。

后来我试着修改视频细节,才发现Seko的特别之处不是生成快,而是“听得懂人话”。我说“机器人想加蒸汽朋克元素”,10秒后图里就多了黄铜管道和齿轮;我说 “街巷打斗要一镜到底”,分镜立刻改成从特种兵背后跟拍的视角。这种“说改就改”的感觉,比跟后期反复提需求爽太多了,毕竟以前改个镜头,光等反馈就得大半天。

跟传统工具比,它的“长板” 和 “短板” 都很明显
用过不少视频生成AI,顺手跟大家聊聊区别:
比Runway直观:Runway能调帧率、加动效,但一堆按钮我至今没搞明白,Seko 连“背景音乐换史诗风”都是一句话的事,新手友好度拉满;
比Pika全流程:Pika擅长做动画片段,但得自己写分镜、找配乐,Seko从剧本到成片全包,适合“懒人”;
但细节依旧有提升空间:比如我让外星生物“用触须缠住机器人”,生成的画面偶尔有点穿模(触须穿过机器人身体了),这方面Runway的物理引擎更稳;数字人口播偶尔念错词,长句子末尾会卡顿。

最后说句大实话:它适合谁?
如果你是自媒体、小商家,想快速搞个产品宣传片,或者像我一样爱琢磨科幻脑洞,Seko绝对能让你少掉头发。半小时内出片,300积分免费额度够试好几次,成本几乎可以忽略。
但要是想做院线级影片,它还差点意思:多线叙事容易乱,王家卫那种“模糊光影”风格也暂时不会。不过话说回来,当一个工具能让普通人轻松把“一句话灵感”变成像样的短片,已经够让人惊喜了。

反正我已经用它生成了几个科幻小片段,朋友看完都问“你啥时候偷偷学了动画”这种被夸的快乐,大概就是AI工具最棒的“附加价值”吧~
原创文章,作者:杨 金旭,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moai.com.cn/archives/1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