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问世的小米首款AI眼镜,正以 “下一代个人智能设备” 的定位改写行业格局。最新数据显示,这款被定义为 “随身AI入口” 的产品首销3天销量逼近5万副,创下中国AI眼镜最快销售纪录。而其核心竞争力之一,来自与商汤科技 “日日新” 大模型交互平台「商量」的深度协同——双方已构建起 “看、说、记、想” 一体化的实时感知交互体系,重新定义智能硬件与人类的协作方式。

区别于传统智能设备的 “指令接龙” 式交互,小米AI眼镜与商汤日日新的组合以 “全双工实时音视频交互” 为核心突破。依托商汤大模型的推理优化能力,其交互延迟被压缩至毫秒级,用户言语未落即可触发理解与响应;同时,系统能深度跟踪对话上下文,支持随时打断、纠偏与追问,实现类真人对话的流畅闭环。即便在展馆人潮、街头喧闹等复杂环境中,升级后的抗噪算法仍能确保指令精准捕捉,配合音视频记忆检索技术,可即时关联历史沟通细节,为商务复述、场景问答等场景提供针对性支持。
技术实力的加持成为体验升级的关键。商汤近日发布的「日日新 V6.5」大模型,在多模态交互能力上已超越 Gemini 2.5 Flash与GPT-4o,为双方合作奠定性能基础。这种 “硬件 + 大模型” 的协同模式,不仅让小米AI眼镜在消费端快速获得市场认可,更为智能眼镜乃至下一代智能硬件提供了交互范式参考 —— 让AI从 “被动响应” 转向 “主动感知”,深度融入人类的实时生活与工作场景。

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实时音视频交互、多模态理解等技术突破,推动AI协作能力从个人效率工具向行业解决方案延伸,进一步释放智能硬件的场景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杨 金旭,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moai.com.cn/archives/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