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效果涌现”的临界点:百度李彦宏要把AI变成“社会红利”

当“智能涌现”开启了大模型时代,业界便开启新一轮智能化狂欢。而当近年来,当价值生产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行业开始对“智能涌现”的边际效应感到疲惫,一场关乎“效果涌现”的产业变革已悄然拉开序幕。市场的天平,正从对模型参数和能力的仰望,转向对应用价值和生产力落地的严苛审视。

站在“效果涌现”的临界点:百度李彦宏要把AI变成“社会红利”

11月13日,百度举办的百度世界2025,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在演讲中,直指当前行业的核心矛盾:“AI能力被内化,成为一种原生的能力,智能就不再是成本,而是生产力。” 这一论断的背后,正是AI产业结构从不健康的“正金字塔”向健康的“倒金字塔”的转向。

李彦宏指出,在传统的正金字塔中,底层的芯片价值被过度放大;而在李彦宏构想的倒金字塔中,模型应产生10倍于芯片的价值,而顶层的AI应用则能创造100倍的价值这一价值主张,不仅是百度自身的战略选择,更预示着整个行业即将进入一个以应用为王、以效果为导向的全新发展阶段。

三重突围:从算力到原生能力的价值释放

要支撑起“倒金字塔”的顶层繁荣,就必须解决底层基础的“卡脖子”问题和中层模型的“天花板”问题。此次百度世界大会所展现的,正是一套从硬件、模型到应用三个层面的系统性升级,试图打通AI从成本走向生产力的“任督二脉”。

硬件的基石:走出算力焦虑,构建自主可控的天池

AI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算力的竞争。但高昂的算力成本和对外部供应链的过度依赖,一直是悬在所有AI玩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算力始终是昂贵的“成本”,那么AI的“生产力” 属性便无从谈起。

站在“效果涌现”的临界点:百度李彦宏要把AI变成“社会红利”

百度在此次大会上给出的答案是“五年五芯”的昆仑芯计划和新一代超节点产品“天池” 。这不仅是硬件层面的迭代,更是对算力自主权的一次强力声明。

新一代昆仑芯的发布,特别是即将于明年上市的天池256超节点与天池512超节点,其意义重大。据称,单个天池512超节点便能完成万亿参数模型的训练。这解决的不仅是“有无”问题,更是“效率”和“规模”问题。对于动辄需要海量算力进行迭代的大模型而言,拥有一个自主、高效、可扩展的算力底座,是从“跟跑”转向“领跑”的入场券。

昆仑芯与天池的组合,其战略意图在于构建一个从芯片到超算节点的闭环,最大化优化训练和推理效率。这使得百度得以在内部消化高昂的算力成本,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上层模型的快速迭代和应用的大规模部署提供充足的“弹药”。

模型的引擎:文心5.0原生全模态的技术分野

如果说算力是地基,模型就是引擎。过去一年,行业见证了模型能力走出聊天机器人范畴的趋势,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实现跨模态的深度理解和统一生成。

站在“效果涌现”的临界点:百度李彦宏要把AI变成“社会红利”

此次发布的文心大模型5.0 ,其核心关键词是“统一的原生全模态模型”。这代表了技术路线的一个重要分野:“原生”意味着模型在设计之初就具备了统一处理和理解文本、图像、语音等多种信息的能力,而非通过简单的“拼接”或“转译”。

这种“原生”能力,使得文心5.0在全模态理解、创意写作、智能体规划乃至指令遵循等关键维度上表现出色,据称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这不仅是模型智能水平的提升,更是其“思考”方式的进化。

应用的爆发:效果涌现的三驾马车

算力和模型最终要服务于应用。如果AI的尽头只是“聊天”,那么其百倍的价值终将是镜花水月。百度此次集中发布的多款应用层产品,构成了“效果涌现” 的三驾马车,分别指向了AI应用的三个核心方向:交互的未来、创造的平权和决策的智能。

首先是交互的未来。在本届大会上发布的下一代“实时互动型数字人”,李彦宏将其定义为“AI时代的全新通用交互界面”,强调的是深度理解真实世界并做出即时反馈,甚至在互动中流露自然情绪,实现全模态精准匹配。

其商业价值已经得到了验证。以慧播星数字人为例,在刚刚过去的“双11”期间,83%的开播主播使用过该产品,带来了开播直播间数同比增长119%和GMV同比提升91%的惊人效果。这组数据雄辩地证明,AI数字人已经从“成本”项转变为“生产力”工具。

站在“效果涌现”的临界点:百度李彦宏要把AI变成“社会红利”

其次是创造的平权。全新升级的秒哒2.0作为一款无代码开发工具,试图解决AI应用“最后一公里”的开发者瓶颈问题,让AI的百倍价值不应只掌握在少数算法工程师手中。秒哒2.0的升级,使得AI应用的生成门槛被极大降低。

本届百度世界2025的官网便是由秒哒生成,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其能力的最佳背书。截至目前,秒哒已累计生成超过40万个应用,一个由AI驱动的“全民开发”时代正在到来。

站在“效果涌现”的临界点:百度李彦宏要把AI变成“社会红利”

最后是决策的智能:自我演化的智能体伐谋。其最主要的应用场景是寻找“全局最优解”。伐谋的理念借鉴自进化算法,相当于将生物界几亿年的进化过程压缩至几小时,从而发现“过去人类从未发现过的全局最优解”。它能模拟甚至超越顶尖算法专家,自动迭代并给出最优动态方案。这标志着AI正从执行“指令”的工具,进化为能够进行“推演”和“谋划”的伙伴,其在科研、金融、城市治理等复杂系统中拥有广阔的前景。

从内循环到外循环:AI“效果”的全球化验证

如果说在国内市场的全栈布局和应用落地证明了“效果涌现”的可能性,那么“出海”则是验证这套AI生产力工具是否具有普适性的终极试炼场。

此次百度世界大会释放的一个明确信号是,其AI产品矩阵正在全面加速出海。这不再是单一产品的试水,而是一次成建制的战略输出。

从萝卜快跑到慧播星数字人,从秒哒到GenFlow ,这些在国内市场经过锤炼的应用,正被推向全球。例如,百度在海外推出的一站式AI学习办公平台Oreate,在短时间内就收获了超120万用户。这一成绩证明了AI工具型应用跨越文化和语言障碍的潜力。

慧播星数字人的出海路径则更加具体。它率先落地巴西市场,后续将发力东南亚、美国等重点区域,并积极拓展Shopee、Lazada等主流电商平台。这不是简单的技术移植,而是将国内验证过的“电商直播GMV提升91%” 的“效果”复制到全球。

与此同时,秒哒的海外版本MeDo也同日发布,目标直指全球的无代码开发需求。而作为百度另一项核心AI应用成果,萝卜快跑的全球出行服务次数已超1700万,达到全球第一。

这场AI的“大航海”暗藏着更深的战略考量。在全球化的竞技场上,只有那些真正能解决问题、提升效率、创造价值的“效果”,才能赢得市场。百度将其AI应用全面推向海外,既是对自身技术栈的一次“压力测试”,也是在“倒金字塔” 顶端——那块最大的“100倍价值” 区域——抢占全球生态位的主动出击。

内化AI,引爆“社会红利”

如今,行业正跨越一个全新的临界点,从“智能涌现”走向“效果涌现” 。百度世界2025所勾勒的蓝图,从昆仑芯的算力自主,到文心5.0的原生全模态,再到数字人、秒哒、伐谋的应用矩阵,以及OreateMeDo的全球化步伐,其核心逻辑链条清晰而坚定:即推动AI能力从外部的调用成本转变为内部的原生能力

正如李彦宏在大会最后所总结的:只有当AI被内化为一种原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在各行各业实现效果涌现,进而引爆一场全面的生产力革命,推动经济增长,让智能红利转化成社会红利

这或许是这场AI变革的真正价值所在。当智能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不再是高昂的成本,而是像水和电一样“内化”到每一个组织和个人的工作流中时,一个由AI驱动的、更富生产力、更具创造力的未来,才算真正开始。这场从“智能”到“效果”的转变,其最终的评判者,将是市场、是产业,更是每一个享受“社会红利”的普通人。

原创文章,作者:志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moai.com.cn/archives/13565

(0)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024年4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