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写作工具进校园:是提分神器,还是让孩子失去写作灵魂?

周末的课外写作辅导班里,家长群里传来一条消息提醒:“请尽量让孩子自己写,少用AI润色。”但补习教室外,还是能听到有学生互相问:“你最后一段是自己写的还是机器生成的?”

AI写作工具进校园:是提分神器,还是让孩子失去写作灵魂?

AI 写作工具进校园,到底有多普遍?

自2023 年底,生成式 AI 工具在中国学生群体里爆红。不只是大学生,中学生也开始用 ChatGPT、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甚至小红书上的“AI写作提示词”来润色甚至直接生成作文。根据《中国青年报》2024 年一项调查,有 60% 的高中生 表示曾经使用或考虑过使用 AI 写作辅助,其中约 30% 经常使用。

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一些重点高中,已经有学生把 AI 写作当作“秘密武器”,用来完成竞赛作文、期末大作业,或者自招文书。在杭州某重点中学,英语老师甚至会专门让学生体验用 AI 改稿,然后再要求他们写一版只保留思路,不抄句子的版本。江苏南通一所高中曾被家长投诉,有学生用 AI 生成一篇看似高级的英文申请文书,最后因为内容和个人实际差距太大,被招生面试老师当场指出。

AI真的在帮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吗?

从积极一面看,AI 能帮学生拓宽表达思路,尤其对英语、竞赛写作来说很有用。比如,南京一名高三生托福写作从 18 分提高到 24 分,就是因为用 AI 先生成提纲,再独立扩写,这个案例也在老师群体里被当作“合理使用”的正面例子。

然而,更多老师发现,当学生过度依赖AI后,写作更趋向模板化,句式套路明显,真实情感表达和批判性思维大幅下降。广州一名高二班主任曾在家长会上分享,班上有学生把作文全交给 AI,自己只改了几个词,导致多次写作比赛都被刷掉,理由是“缺少独立观点”。在深圳某校,部分高一学生会把 AI 生成的稿件拿来用,甚至在改错题时,也用 AI 直接生成答案,最后连最基本的写作习惯都丢了。

AI写作,会拉大教育差距吗?

“真正淘汰你的,永远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伴随着AI 写作工具的飞速普及,也让对于工具的运用,往往成为了如今的学子们应对竞争的能力之一。接触 AI 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尤其是一些需要付费订阅或者使用特定加速服务,进一步拉大了学生之间的差距。

上海有家国际高中,学校直接为全体学生购买了高级版 ChatGPT Plus,学生可以无限制用来写作业、写申请文书;而同城很多公办学校的学生只能使用免费、功能有限的试用版或者完全不能用。 北京一位家长透露,为了让孩子能用最新提示词写出“高大上”文书,特意花了几千块报名线上“AI文书课”,结果孩子并没有真正学会写,只学会了怎么“包装”。这种资源不对等,正在悄悄把写作能力的差距,变成“工具差距”。

AI写作工具进校园:是提分神器,还是让孩子失去写作灵魂?

目前国内高校已将 AI 代写、AI 生成内容纳入学术不端行为处理范围(参考《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2024 修订)》),而在中小学阶段,尚未有全国统一政策或官方文件禁止学生使用 AI 工具,多数学校和老师更多是通过家长会、校规或课堂引导,倡导原创写作和理性使用技术手段。

清华附中、人大附中等学校曾在校内刊物或校会上,专门讨论过“AI与原创力”的问题,很多老师建议,允许学生在早期练习时用 AI 生成思路,但必须保留所有修改痕迹,标注哪些句子是 AI 建议的。浙江宁波一所高中甚至举办过“AI vs 人类写作”辩论赛,让学生自己反思 AI 带来的便利与隐忧。

我们到底希望孩子学会什么?

用 AI 写得快、写得漂亮,似乎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拿到一篇“看起来还不错”的稿子,但这背后,学生是不是失去了对语言的敏感,对表达的热情,对思考的耐心?或许,最理想的状态是,把 AI 当作辅助工具,用它帮忙润色、查思路,但核心表达依然是学生自己的。

就像一位北京高三学生在一次访谈中说的:“AI 是一把尺子,但能不能画出什么图案,还是要靠自己”。其实,AI 的出现已经是一件挡不住的事了,就像手机、电脑一样,迟早会变成每个学生书包里的标配工具。与其一味抵触,不如和它学着“共舞”。

但做父母、做老师,最担心的其实不是孩子不会用工具,而是孩子会不会因此失去了表达自己的勇气和耐心。很多家长都说,孩子写作文时总觉得慢、觉得累,可写作的意义从来不只是交一篇漂亮的稿子,而是帮他们学会整理思路、学会表达、甚至学会面对自己心里的小情绪。

AI 可以帮孩子润色,可以给思路、改语法,但它永远不知道孩子今天因为和朋友吵架而想写一首小诗,也不懂昨晚熬夜赶作业时那个“不服输”的劲儿。我们更希望,孩子把 AI 当作一个“启发思维的导师”,而不是替他写字的“代笔机器”。它可以像一盏灯,帮孩子照亮前面的路,但真正走路的,还是他们自己。

AI写作工具进校园:是提分神器,还是让孩子失去写作灵魂?

也许几年后,AI 写作会像拼音输入法一样普及,谁都离不开。但至少现在,我们还有机会让孩子先练会提笔思考,先学会说真话,再考虑如何把话说漂亮。

原创文章,作者:李 金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moai.com.cn/archives/11255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5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