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比男性更偏爱AI?OpenAI最新报告揭露7亿用户真实画像

女性比男性更偏爱AI?OpenAI最新报告揭露7亿用户真实画像

当一个产品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将全球约10%的成年人口转化为其周活跃用户,我们谈论的已不再仅仅是技术本身,而是一种深刻的社会现象。自2022年11月横空出世以来,ChatGPT的增长曲线堪称一部科技神话。然而,在这条陡峭的曲线上,每一个用户究竟在与这个强大的大型语言模型交流什么?长久以来,答案一直被笼罩在商业机密与公众想象的迷雾之中。

当地时间915日,一份由OpenAI、杜克大学与哈佛大学研究人员联合发布的重磅报告——How People Use ChatGPT》首次通过其内部数据,为我们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这份研究采用了一种新颖且严格保护用户隐私的自动化分析方法,对海量对话样本进行了分类研究,描绘出了一幅前所未见的、关于全球7亿用户真实使用行为的详尽画卷。

女性比男性更偏爱AI?OpenAI最新报告揭露7亿用户真实画像

报告的核心发现,或许将颠覆许多人对生成式AI价值的传统认知。它揭示了一个惊人的趋势:尽管关于AI提升生产力的讨论甚嚣尘上,但ChatGPT的大部分使用场景(超过70%)却发生在非工作领域,且这一比例仍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这不仅挑战了以“生产力工具”为核心的行业叙事,更预示着AI的经济与社会价值锚点,可能正从专业的办公桌,悄然漂移向更广阔、更日常化的个人生活空间。

女性多于男性?7亿周活跃用户背后的“非典型”画像

报告首先确认了ChatGPT令人瞠目的增长速度。到20257月,其周活跃用户数已突破7亿,用户每周发送的消息总量高达180亿条,相当于每秒钟就有约29,000次交互发生但比数字更具冲击力的,是用户构成的动态演变,它彻底打破了早期科技产品采纳者的刻板印象。

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发生在性别构成上。在产品发布初期,约80%的活跃用户拥有典型的男性名字。然而,这一巨大的性别鸿沟在随后的时间里被迅速填平。截至20256月,拥有典型女性名字的活跃用户比例已攀升至52.4%,首次实现了反超。

女性比男性更偏爱AI?OpenAI最新报告揭露7亿用户真实画像

这一转变的戏剧性,不仅标志着ChatGPT已成功跨越了早期技术爱好者的小圈层,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工具,也暗示着女性用户在写作、获取实用指导等场景中找到了独特的价值。数据显示,拥有典型女性名字的用户在“写作”(Writing)和“实用指导”(Practical Guidance)类别下的使用频率相对更高,而男性用户则更偏向于“技术帮助”(Technical Help)和“多媒体”(Multimedia)创作。

年龄结构同样揭示了深刻的代际特征。近一半(46%)的成年用户消息,来自26岁以下的年轻群体。这群数字原住民显然将ChatGPT无缝地融入了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中。不过,随着年龄增长,ChatGPT工作属性也愈发凸显。26岁以下用户的工作相关消息占比约为23%,而这一比例在3645岁年龄段的用户中上升至31.4%的峰值。有趣的是,所有年龄段用户的工作相关使用比例,在过去一年中都呈现下降趋势,这再次印证了非工作场景的强劲增长

在全球化维度上,报告同样捕捉到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在过去一年里,ChatGPT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增长速度尤为迅猛,表现出强大的追赶势头。这表明,生成式AI作为一种新型知识工具,其普惠潜力正在逐步释放,有望跨越传统的数字鸿沟,为更广泛地区的用户赋能。

70%的“非正式”场景:重构生产力叙事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与行业分析师对生成式AI的关注,几乎完全聚焦于其对有偿工作的生产力影响。然而,该报告最核心的发现,恰恰是对这一主流叙事的有力重塑。数据显示,截至20256月,非工作相关的消息已经从一年前的53%飙升至73%,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这意味着,在ChatGPT每天处理的超过25亿条信息中,绝大多数都与人们的家庭生产、个人学习、生活决策和兴趣探索息息相关

更重要的是,这种向非工作场景的倾斜,并非仅仅由新用户的涌入造成,而是同样发生在早期用户群体内部。这说明,随着用户对工具能力的不断探索,他们自发地为其找到了更多个人化、生活化的应用方式。正如报告所引述的,这或许解释了为何有研究估计,仅在美国,生成式AI在2024年就创造了高达970亿美元的消费者盈余。

那么,人们到底在用ChatGPT做什么?报告将近80%的对话归纳为三大核心主题:实用指导”“寻求信息写作

女性比男性更偏爱AI?OpenAI最新报告揭露7亿用户真实画像

实用指导”是第一大用例,涵盖了从辅导教学、各类操作指南到创意构想等高度个性化的需求。例如,用户可能会寻求一个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定制的健身计划,而非仅仅搜索标准的马拉松资格时间。值得注意的是,辅导或教学这一子类占据了所有消息的10.2%,凸显了ChatGPT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潜力

寻求信息则更接近传统搜索引擎的功能,但同样在快速增长,一年内占比从14%提升至24%。而写作作为最常见的工作场景,占据了工作相关消息的40%

一个有趣的发现是,三分之二的写作请求并非从零开始创作,而是要求ChatGPT对用户提供的文本进行编辑、润色、总结或翻译。这表明,用户更倾向于将其作为一个强大的写作辅助,而非完全的代笔

与此同时,报告也澄清了一些流传甚广的误解。与大众想象不同,计算机编程相关的消息仅占总量的4.2%,远低于某些其他模型(如Claude)报告的比例。同样,被媒体热议的“情感陪伴”或“个人反思”类用途,占比也仅为1.9%。这些数据共同指向一个更为微妙的真相:ChatGPT的主流应用,既非高度专业的技术任务,也非深度的情感寄托,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广阔的日常知识服务与决策支持。

提问大于执行:AI的价值锚点正在漂移

为了更深层次地理解用户意图,研究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了一个名为“Asking, Doing, or Expressing”(询问、执行或表达)的分类框架。这套框架精准地捕捉了用户与AI交互时的核心诉求:

  • Asking      (询问)旨在获取信息或建议,以辅助用户做出更好的决策。这对应了知识工作中的问题解决模型。
  • Doing      (执行)要求ChatGPT直接产出可用的数字产品,如一封邮件、一段代码或一个表格。这对应了经典的基于任务的工作模型。
  • Expressing      (表达)用户单纯地表达观点或情感,不寻求具体信息或行动。
女性比男性更偏爱AI?OpenAI最新报告揭露7亿用户真实画像

分析结果显示,49%的消息属于“Asking”40%属于“Doing”,而11%“Expressing”。在过去一年中,“Asking”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Doing”。更关键的是,无论是通过自动化分类器衡量的用户满意度,还是用户的直接反馈,“Asking”类交互的质量评分都显著更高

这一发现具有深远的意义。它表明,用户从ChatGPT中获得的最大价值,或许并非是任务的直接自动化,而是作为认知“副驾驶”(Co-pilot)所提供的决策支持。它通过提供定制化的信息、多角度的分析和创造性的建议,提升了人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点在工作场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在所有工作相关消息中,执行(尤其是写作任务)以56%的占比领先,但受过高等教育、从事高薪专业技术岗位的用户,其提问类消息的比例要显著高于非专业岗位用户。例如,在计算机相关职业中,“提问”消息占工作内容的47%,而在非专业岗位中仅为32% 。这有力地证明了,对于知识密集型工作,AI作为决策辅助工具的价值尤为重要。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观点,研究人员还将消息内容与美国劳工部的职业信息网络中的工作活动进行了映射。结果惊人地一致:在几乎所有职业类别中,无论是管理、商业、STEM还是行政销售,“获取信息”(Getting Information)和“做出决策与解决问题”(Making Decisions and Solving Problems)都位列最高频的活动之列。这再次说明,ChatGPT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跨职业的通用决策支持能力,而非针对特定任务的自动化。

隐私保护下的深刻洞察

这份报告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结论,还在于其研究方法本身。在不直接审阅任何用户消息内容的前提下,研究团队通过一套复杂的隐私保护自动化流程,包括PII(个人身份信息)擦洗、基于LLM的分类器以及用于分析就业数据的安全数据清洗,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生成式AI的革命,可能并非一场始于办公室的、纯粹的“生产力”革命,而是一场更广泛、更“非正式”的、渗透到个人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识与决策革命。用户正在将ChatGPT视为一个全能的顾问、一位不知疲倦的研究助理和一个创意激发伙伴。它真正的经济价值,或许不仅在于节省了多少工时,更在于提升了多少决策的质量,以及为亿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多大的福祉。这幅刚刚展开的画卷,无疑将为我们重新思考AI的未来发展路径与社会价值,提供至关重要的启示。

原创文章,作者:志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moai.com.cn/archives/12846

(0)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2024年9月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