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作者:衣涛/窦衍凤
能跑跳越障、可执行精巧操作,还能表演才艺……大模型技术蓬勃发展与深入应用的当下,此前出现在影视作品中、源自未来概念的人形机器人正加速照进现实——今年7月初,有着“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之称的优必选科技宣布与一汽-大众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在一汽-大众位于青岛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深度应用,旨在打造高智能化和柔性化的生产线及汽车超级无人工厂。日前,记者采访了解到,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已进入位于即墨区的一汽-大众工厂“实训”,开展车辆质检等工作。
这只是一个缩影。青岛正加速竞逐机器人产业赛道——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除了优必选人形机器人落地“实训”,国内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乐聚机器人”已于8月初落地青岛,将以研发人形家庭服务机器人为主要方向;而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青岛高新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加速集链成势,朝着打造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高地的目标进发。
人形机器人已落地“实训”
在位于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的优必选科技青岛公司展厅内,该展厅摆放着多款高矮不等的人形机器人。其中,Walker X颇为显眼,它是一款身高1.3米、体重63公斤的大型人形机器人,具备由41个高性能伺服关节构成的灵巧四肢,还有先进的多目立体视觉、全向听觉等感知系统,可在复杂环境中识别人脸、手势、物体等,可以完成按摩、拧瓶盖、端茶倒水等家庭任务。现场,在工作人员指令下,Walker X熟练地从附近桌子上拿起一瓶矿泉水递给记者。
距离Walker X不远处,电子大屏上滚动播放的一则视频——在汽车制造基地,一台机器人迈着小碎步走向生产线,有条不紊地完成车门锁质检、后车灯盖板质检、安全带检测等工作,甚至还为汽车贴上了车标。工作人员称,这是优必选最新研发推出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
Walker S人形机器人高1.7米,搭载了41个高性能伺服关节以及多维力觉、多目立体视觉、全向听觉和惯性、测距等全方位的感知系统,拥有全面升级的视觉定位导航、手眼协调操作、步态控制、多模态路径规划垂域模型等技术,自主运动及决策能力进一步提高,可在工厂流水线实现精准安全同步的作业。“Walker S目前已在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等汽车工厂开始‘实训’。从2025年开始,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将逐步拓展至中等难度任务,重点打造3-5个专用场景下的应用,逐渐实现规模商业化,横向拓展至消费电子制造业等其他行业及应用场景。”优必选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8年至2033年,优必选人形机器人还将进一步拓展到较为复杂的任务场景,具备10种以上技能,成为多任务通用型工业人形机器人。
8月6日,乐聚智家(青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在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注册完成。该公司是乐聚机器人与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合资公司,以研发人形家庭服务机器人为主要方向,将打造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家庭服务人形机器人公司。据悉,乐聚机器人总部位于深圳,是一家专注机器人核心技术研究、智能机器人产品研发和生产的高科技企业。
赛迪顾问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人形机器人产业目前已进入爆发期,预计到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业内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和吸引力,使之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又一“颠覆性产品”。
在国内,为抢占人形机器人风口,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加快推进,青岛也迅速卡位入局。当前,我市除了上述提到的优必选、乐聚等机器人,还拥有青岛钢铁侠、海尔机器人、青岛克路德、青岛通产智能、青岛进化者小胖机器人等人形机器人企业。
多区市布局工业机器人机器人
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随着机器人控制、智能传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AI大模型与生成式AI技术的突破,机器人已成为各大城市争相布局的新兴领域。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现存机器人相关企业74.17万家,近10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增速区间为15%-70%。
青岛产业基础深厚、工业门类齐全,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场景。近年来,青岛一方面推动工业机器人练好技能,“解锁”更多应用场景;另一方面,加速布局完善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当前,青岛已在电机、减速器、传感器等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智能装备领域,培育出一批领先的科技型企业。
在胶州湾北部,机器人产业高地正加速隆起——作为国内首家“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青岛高新区深耕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目前已集聚200余家产业链优质企业,基本形成以国际机器人产业园为主要基地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其中,青岛宝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已成为国内饲料行业智能装备的龙头企业,占有70%以上市场份额;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橡胶轮胎、汽车和木工等主流行业,其核心装备“龙门机器人分拣码垛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正加速起势,目前已聚集山东省机器人研究会、科姆创国际加速器、凯沃智能(川崎机器人)、富勒智能科技检测平台、阿尔法机器人、瑞智飞控、博晟优控(山科大)、睿飞无人机驾驶学校和第六宇速智能装备等56家知名企业,初步形成了科研孵化、中试生产、教育培训、科普展示及商务服务的产业链条。
在崂山区、青岛蓝谷,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则将目光投向海洋,通过水下机器人研发等,持续完善产业链条……
持续强化场景牵引
竞逐机器人产业赛道,最优解在哪里?
业内人士表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联姻”,可能是一场将彼此推向新高度的“双向奔赴”。人工智能正是青岛重点发展的产业链条,也是青岛未来产业布局的重点领域。
目前,青岛已集聚人工智能领域企业500余家,形成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2023年营业收入超过680亿元。尤其是在算力支撑方面,仅在位于崂山区的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内,就布局有两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可为机器人产业研发大模型、运动控制算法等关键技术提供“软支撑”。
“青岛还应充分发挥自身产业基础深厚、工业门类齐全优势,进一步强化场景牵引,通过拓展机器人在工业、农业、建筑、医疗、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且具备可行性的‘机器人+’应用场景。”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执行院长赵宇波受访时说。在他看来,海尔机器人、乐聚机器人在2024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2024)联合展出的国内首款面向家庭场景的人形机器人Kuavo(夸父),优必选科技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进入一汽-大众工厂“实训”,都是一些颇有意义的探索实践。“青岛可以通过开拓应用场景的落地实践,构建相应的验证平台,以吸引国内外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向青岛集聚,从而促使其在本地得到实际应用和转化,持续完善机器人产业生态。”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机器人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意图并更精准地做出反馈,甚至模仿人类情感、实现端到端的自我迭代。”科技自媒体“大模型之家”首席分析师乔志斌认为,青岛应持续强化场景牵引,通过拓展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医疗保健、服务行业、紧急救援和家庭助理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实现人机交互技术与场景的同频共振。
原创文章,作者:志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moai.com.cn/archives/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