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填报志愿,承载得住无数高考考生的“人生”吗?

AI填报志愿,承载得住无数高考考生的“人生”吗?

图源:秒画

一场考试过后,上千万学子又迎来了一场全新的“博弈”。世人常说,倘若把高考考试看作人生的第一道分水岭,那么需要历经选学校和专业的报志愿则一定是紧随其后的存在。当然,还是一不小心就掉沟里的那种。

众所周知,纵使大家小时候都幻想过“上北大还是上清华”,可真到了拿着自己的成绩单填志愿的时候,还是会在感性及理性之间举棋不定。

同时,面对众多高校的院系专业信息和全国录取分数线、招生专业详情等海量的信息,即便考生们投入了大量时间去研究,仍是难以全面了解的复杂存在。

因此,每年高考期间,填报志愿的话题都会成为社交平台的热点。同时,“AI”作为如今科学技术的代名词,“AI填报高考志愿又是否科学?为了找到最终的答案,大模型之家随机对百度文心一言、讯飞星火、Kimi进行了实测。同时,为了确保测试的公平性,测试过程中使用的各个AI应用均为非付费公开版本,结果到底如何呢?

大模型步入“实用”时代,AI填报志愿“任重而道远”

首先,大模型之家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来自北京的文科考生,热爱文字和看电影,喜欢各种摄影产品,此次高考分数686”的身份,以便让AI建立出一个对我们的初步印象。

AI填报志愿,承载得住无数高考考生的“人生”吗?

Kimi迅速给出了答案,并在学校定位中推荐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大模型之家注意到,或许是角色设定中的“北京”带给了Kimi一定的“迷惑”,因此,其推荐的院校范围牢牢锁定在了北京。

同时,在具体的推荐理由中,Kimi对实际应用中所需的数据(历年分数线、明星专业等)均闭口不谈。反而开启了“导购模式”,为一家名为“掌上高考“平台打起了广告。在此情况下,大模型之家尝试以相同的话术再次进行提问,Kimi给出的答案和第一次完全一致。

AI填报志愿,承载得住无数高考考生的“人生”吗?

图源:kimi

AI填报志愿,承载得住无数高考考生的“人生”吗?
AI填报志愿,承载得住无数高考考生的“人生”吗?

此后,我们以同样的问题对文心一言进行提问,得到了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4所高校,并附上往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文心一言还温馨提示:建议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倾向,结合各大学的特色和录取分数线进行选择。同时,也可以考虑其他与文字、电影和摄影相关的专业或学校作为备选。

AI填报志愿,承载得住无数高考考生的“人生”吗?
AI填报志愿,承载得住无数高考考生的“人生”吗?

而“讯飞星火”的回答,在数量上与上述大模型十分相当,同时,其也将题面上的“北京考生”作为了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同样推荐了位于北京市的几所高校。此外,讯飞星火还给出了关于2024年高考阅卷、出分等相关重要信息的链接,免于考生“奔走”之苦。

整体来说,大模型之家体验后感觉,AI填志愿还是差强人意的。它可以通过自然语言问答的方式,直接询问它的建议,让考生免去过往分数线查询、与自身兴趣爱好相关专业梳理等较为复杂的信息资料整理流程,让考生在志愿填报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是,在上述测试过程中,3个大模型均未注意到“特定专业需要在高考前进行艺考、校考之事”,这对信息较为闭塞的考生来说,或许会造成些许“疏漏”的可能。

诚然,或许是大模型本身在上述的志愿报考表现的“稍显琐碎”,因此,在高考择校部分,国内一众大AI模型(如夸克、百度)相继推出了单独的高考志愿模块,为考生择校和专业选择从分数、科别、排名等多个维度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而从目前大模型之家的体验结果来看,这种垂类应用在整体使用感受上,通过更为合理的UI设置,均远胜于通用大模型的网页问答,甚至在某些角度可以与市面上一些“付费志愿填报系统”相媲美。

以百度App的AI志愿助手为例,其不仅能够依据你的高考分数,推荐一系列适合你的院校选择,并将其划分为冲刺、稳妥和保底三个不同的类别,还生成了一个名为“AI志愿助手”的智能体,方便考生随时随心提问,让考生快速梳理完成自己的整个志愿报考梯度。目前,该辅助工具仅能在百度App内激活使用,网页版的文心一言并不支持这一功能。

AI填报志愿,承载得住无数高考考生的“人生”吗?
AI填报志愿,承载得住无数高考考生的“人生”吗?

夸克方面,其在志愿填报方面与百度AI志愿助手一样,不仅做出了可冲击、稳妥、保底对的组别,功能模块也相对更加全面。大模型之家注意到,夸克添加了分数位次、院校类型、院校城市、招生计划等多个组别,方便考生在最大限度下得到最佳的志愿填报。

由此,大模型之家认为,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AI填报志愿的确是志愿报考过程中一种助力较大的工具,在大模型上,其可以通过自然语言问答的方式,直接询问它的建议,缩短考生在志愿填报时的工作量,提高整个过程的工作效率;在相关AI应用上,考生可在输入成绩后,获得较为清晰的院校排列,省去了繁重复杂的做资料整理及交谈过程。同时,大多数AI志愿辅助功能是免费提供的,考生无需支付会员费或承担昂贵的咨询费用。这样的服务确保了大多数考生在志愿填报时,都能享有平等的起点。

AI的智能,承载得下1300多万学子的“人生”吗?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342万,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对于考生来说,这场积蓄了12年的知识盛宴,每个字句都是精心雕琢的宝石,每道题目都是通往未来的桥梁,每个选择都是重要转折点。

大模型之家注意到,对于“AI志愿填报”这项功能,考生、家长、教师都有着不同的看法。

AI填报志愿,承载得住无数高考考生的“人生”吗?

一位刚刚经历高考的学生对大模型之家表示:“AI填报志愿”为考生的自主报考提供了数据支持。“我和父母沟通志愿填报的时候,他们通常用过来人的经验建议我报考金融、医疗、政府关系等专业,因为在他们眼里现阶段的我还不具备自主择业的能力,而有了AI志愿填工具,我就可以先从大模型的回答中,圈定自己适合的专业及院校,很好的实现独立自主。”

考生家长则认为:AI填报志愿摒弃了一众志愿填报过程中的“感性”的因素。“其实在AI出来之前,网络上所谓的“报志愿经验”和机构也是一抓一大把,最终填报的志愿其实和自己总结的没什么区别。而AI填报志愿,则可以根据分数、地域等维度让考生获得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同时,做出较为科学的选择。”

不过,一位高中教师则指出:AI的应用更多是一个参考工具,存在许多难以预测和模拟的不确定因素。“高考政策并非固定,它每年都在不断更新变化,AI所依赖的数据可能不是最新、最及时或最具权威性的,可能存在时间上的延迟和数据上的偏差。因此,AI的应用更多是作为一个参考工具,而非绝对的决策依据。”

大模型之家认为,一方面,AI的确能在志愿填报中起到前期资料整理、信息统计的流程优化作用。另一方面,AI志愿填报的诞生,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技术的普惠,它在拆掉“金钱”“地位”这些筛选器的同时,又安插了在信息获取平权、资料整理平等等多方面的标签。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以某种不平等替换了另外一些不平等。

只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中,愈发强大的AI只是一对简单的“翅膀”,真正的方向与命运抉择还是要握在自己的手心。毕竟,志愿填报永远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任何选择也都不会是100%正确及完美,我们永远要承担一些难以预料到的风险。

最后,预祝每一位2024高考考生,都能成功上岸,得偿所愿。

原创文章,作者:欧 玉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moai.com.cn/archives/5862

(0)
上一篇 2024年6月14日 下午5:04
下一篇 2024年6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