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生数科技发布新一代图生视频大模型Vidu Q2,以“Vidu Q2 看AI演戏”为主题,重点在“细微表情生成”方面实现突破。相比以往模型,该版本在表情变化、运镜控制、生成速度和语义理解上均有显著提升,被业内视为AI视频生成技术从“动态流畅”迈向“情感表达”的关键一步。
在此次更新中,Vidu Q2推出图生视频、首尾帧视频、可调节时长(2-8秒)、电影大片模式和闪电出片模式等功能。官方介绍显示,该模型在复杂表情变化的剧情场景、多人打斗动作场景以及特效生成方面表现突出,能够生成更接近真实表演的人物视频,从而拓展在影视制作、短视频剧情、广告创意等领域的应用。
从“能动”到“会演”

长期以来,AI视频生成在动作连贯性上已有进展,但人物表情常显僵硬、缺乏感染力。业内普遍认为,这一问题成为制约技术大规模落地的重要障碍。
Vidu Q2的推出,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这一瓶颈。它能够生成嘴角轻微抽动、眼神闪烁等细节化的微表情,从而更好地传递复杂情感。生数科技方面表示,这一成果得益于其在多模态理解与生成上的技术融合,包括对文本情感的解析、图文信息的结合以及对面部动作单元的模拟。
生数科技首席执行官骆怡航在发布会上表示:“Vidu Q2的突破在于首次让AI角色具备了更接近真实表演的能力,这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产品层面,Vidu Q2通过首尾帧生成、双出片模式及多平台同步上线(网页版、App版及API接口),增强了适配不同创作需求的灵活性。无论是长周期的影视项目,还是社交媒体的快速内容生产,都可在效率与质量之间找到平衡。
在应用场景中,Vidu Q2能够在情感类文戏中展现角色的细腻情绪,在复杂动作戏中保持动作与表情的协调统一,在特效场景中则实现与人物表演的融合。这些能力让其具备了覆盖更广泛创意需求的可能性。
人机共创的新阶段
业内观察人士指出,Vidu Q2不仅是一次模型迭代,更意味着AI在创作链条中的角色正发生变化。从“辅助工具”到“表演主体”,AI正逐渐参与到故事叙事与情感传递的环节。未来,人类创作者可能更多承担“导演”的角色,而AI负责完成具体的表演与呈现。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演进,这一模式或将在电影预演、虚拟人交互等更复杂的工业流程中逐步扩展,推动AI与人类形成更紧密的协作关系。
原创文章,作者:志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moai.com.cn/archives/13096